第三十屆專業實習報告
日月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
一、時間安排與身分轉換的挑戰
本次實習採「三日實習、兩日上課」制度,雖然課業壓力相較以往減少,使時間運用更加彈性。然而實際執行後,我發現真正的挑戰並非行程安排,而是身分與心態的轉換。過去我將重心放在課業與社團,如今卻必須同時兼顧課堂、實習與活動,常在公司處理完問題後又匆忙回校準備社團事務。這讓我開始學習如何分配精力,在繁忙生活中找到穩定節奏並保持專注。
二、適應職場壓力與生活步調
初入職場時,最先感受到的是生活作息的巨變。每天七點半起床、在通勤尖峰騎車前往公司,一整天長時間面對電腦與系統異常,身心皆感疲憊。實習初期因壓力過大,我甚至連續生病。然而隨著時間累積,我逐漸調整作息並掌握工作節奏,也建立了冷靜分析問題的能力。面對突發狀況時,我不再慌張,而是能循序檢查、穩定處理,進一步體會到冷靜判斷與邏輯分析是職場不可或缺的核心素養。
三、從學校到職場的學習轉變
學校的課程以理論與程式邏輯為主,但職場上的資訊工作則截然不同。在公司中,我面對的是數十個版本、上千行程式碼的檔案;搜尋一個變數可能跳出三百筆結果,讓人不知從何下手。職場要求的不僅是「程式能動」,還需考量效率、維護性、是否影響其他系統與清楚的備註內容。
在系統維護方面,更常遇到連前輩都未曾看過的問題。我從焦躁、不知所措,到能逐漸判斷問題成因、找資料、與同事討論,必要時甚至搬出「重新開機」這個壓箱寶來處理那些無預警又莫名其妙的錯誤。這些經驗讓我真正理解到學校與職場的差距,並學習如何讓知識與實務融合。
四、職場中的合作與溝通能力養成
在 ISC 部門中,除了資訊安全與系統維護的專業能力外,溝通與合作更是關鍵能力。遇到問題後撰寫 SOP、協助外籍員工排除障礙、跨部門配合等,讓我逐漸從「只會提問」成長為「能清楚表達問題、需求與想法」。外籍員工的語言口音與溝通差異也曾讓我吃足苦頭,但隨著經驗累積,我已能快速理解對方問題並有效處理。
這些歷練讓我明白,職場並非單打獨鬥,而是透過有效交流、適時合作、清楚表達,使任務能順利完成。
五、對未來的啟發與準備
整體而言,這段實習不僅提升了我在資訊安全與系統維護上的能力,也讓我深刻體會學校與職場的差異。透過調整心態、建立生活節奏、學習有效溝通,我更理解職場的運作方式與責任承擔的重要性。這些經驗成為我邁向下一階段的重要基礎,也讓我對未來的挑戰擁有更充分的準備。
六、職場文化與觀察
在實習期間,我觀察到日月光的組織文化強調紀律與效率並重。部門主管重視工作進度的透明度,對於問題處理採開放討論的態度,使我在回報進度時能安心表達實際狀況。同時,公司內部各單位之間協作緊密,資訊部門與其餘非IT部門之間保持良好溝通。而這讓我深刻感受到,大型企業的穩定運作仰賴清晰分工與互信協調。透過觀察同仁的互動方式,我學到在職場中「態度」與「應對細節」的重要性。
而我們所在的部門與電腦室同樣隸屬於IT部門,工作內容雖各有分工,但實際運作中彼此高度依賴。兩個部門間的互動關係相當密切,雖然平時因作業方式不同,偶爾會在討論時產生意見分歧或互相調侃,但在需要協作處理問題時,總能迅速放下分歧並共同面對挑戰。無論是系統異常、更新衝突,或臨時事件,雙方都能支援彼此、互相討論解決方案,展現良好的團隊默契與信任基礎。這種兼具活力與合作精神的部門氛圍,使我深刻感受到職場中「溝通」與「互助」的重要性,也體會到在大型企業內,跨部門協作正是推動效率與穩定運作的關鍵因素。